登录 | 注册 | 帮助

lxbfYeaa  DExWtSbs  1  保安  金永才 
49名,云南昭通举行第四届“乌蒙工匠”选树活动
2023/2/23 21:47:23  网站管理员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服务昭通高质量发展。根据《昭通市总工会关于选树命名第四届乌蒙工匠和建设乌蒙工匠创新工作室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总工会和各相关单位推荐49名同志为“乌蒙工匠”候选对象,现对49名同志的事迹进行介绍。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49名候选对象的事迹吧!

昭通市总工会第四届乌蒙工匠简要事迹


1.杨付贵简要事迹

杨付贵,男,汉族,大专文化,生于1982年7月,注册建造师、工程师,退役军人,现任云南农垦昭通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苹果事业部副经理(主持工作)。

杨付贵主动把乡村振兴重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实现企业增效、农户增收,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朴实的人生,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牵头组织制定了《昭通苹果栽培技术手册》《沁果昭红苹果企业标准》,并应用于基地管理,2022年华硕苹果单个重量突破1.9斤,巴克艾苹果亩产量突破3000斤,提前2年实现产量目标;参与在《果农之友》核心期刊发表《苹果种植环境协迫现象》技术论文,组织研究并申请“一种苹果支撑架”、“一种苹果种植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实用新型专利;开展老果园改造提升20余次,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发放技术手册5000余册,实现农户增收达3000余元,培养技术骨干达200余人,发掘了技术小能手120人;规划设计实施的田园综合体-花海,带动当地特色小吃、特色产品销售超过100家,实现农民增收500余万元;为重点项目节约投资2700万元,争取项目补助234.24万元,实现农业产业公司连续三年盈利。

他负责建设的基地带动周边农户直接就业2360余人,其中贫困户2088人,每年支付劳务费600多万元,土地流转费500多万元,带动农户平均增收1.5万多元,为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牌”,让大家吃上“放心、贴心、养心”绿色食品,贡献着自己辛勤和汗水、智慧和力量。

曾获荣誉:

2020年5月获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授予云南农垦集团2019年度“先进工作者”;

2020年8月获中共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授予云南农垦集团2020年“最美云垦人”称号;

2021年4月获云南农垦昭通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评为2020年“最佳销售能手”一等奖;

2022年4月获云南农垦昭通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评为2021年度“先进工作者”;

2022年8月获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云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授予“云南省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2.李斌简要事迹

李斌,男,回族,专科学历,生于1971年1月,中共党员,1996年10月29日创办理世企业,现任中共云南理世集团党总支书记、集团董事长,现为昭通市第一批“鲲鹏计划”基层突出贡献人才人选、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副会长、云南省科技特派员。

26年来,李斌同志一直坚守“谋利于世、造福于众”的办企宗旨和“诚、智、勇、先”的经营理念,秉承工匠精神,专注于“噜咪啦”鲜切薯片的生产和销售,通过引技术、建基地、强管理、重质量,抓营销、育文化、创品牌、壮产业,做公益、搞慈善、真扶贫、助脱贫,让“噜咪啦”品牌叫得响亮,让企业回报社会,赢得世人口碑,彰显理世责任。在李斌同志带领下,企业历经一次次技改与升级、一次次尝试与变革、一次次磨难与挑战、一次次坚守与突破,在不断精益求精、攻坚克难中走出了一条切合理世企业自身发展之路,并逐步成长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云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和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务实、担当、创新、进取”是李斌同志一直未曾停止过的追求,为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企业,李斌同志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企业党建作为服务基层和带动企业发展新引擎的作用,不断规范企业管理,强化人本管理意识,创新工作新理念,探索工作新思路,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服务“三农”,在逐步完善企业产业链配套建设过程中,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同时,为地方巩固脱贫成效和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曾获荣誉:

2005年11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2006年10月云南省中小企业暨非公有制经济优秀企业家;

2008年4月云南省第十九届劳动模范;

2009年2月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提名奖;

2012年8月云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

2015年3月云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018年10月云南省脱贫攻坚奖社会扶贫模范;

2019年3月云南省百名优秀民营企业家;

2020年12月云南省科技特派员;

2000年12月昭通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007年1月昭通市优秀工业企业家;

2008年10月昭通市优秀工业企业家;

2010年12月昭通市第二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011年12月昭通市2011年度十大经济人物奖;

2012年7月昭通市十大民营经济领军人物;

2013年10月昭通市第三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015年8月昭通市优秀民营企业家;

2018年6月市委联系专家;

2021年6月鲁甸县优秀中共党员。


3.陈勇简要事迹

陈勇,男,彝族,生于1975年5月,中共党员,主任医师,现任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住培基地主任、全科医学科主任、全科教研室主任。

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擅长全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疑难病症,常见疾病诊断及治疗,先后在四川华 西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先后在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急诊科、神经、 内分泌科、高压氧科、全科医学科工作。2007年8任门诊部副主任,为方便患者就医,率先在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开诊:神经内科专科门诊、内分泌科专科门诊,填补了我院没有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专科门诊的空白。2009年8月任高压氧科主任,组建成立了昭通市首家、目前唯一家拥有20人高压氧舱的高压氧科,填补了我市没有高压氧舱的历史。2017年参与我院申报国家级全科住培基地工作,并于同年顺利通过评审,我院获得国家级全科住培基地资格。2020年8月参与组建并成立我院独立运行的全科医学科,并任全科住培基地主任、全科医学科主任。2019年带领住培学员参加全省住培教学查 房比赛荣获团体一等奖。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住培师资培训,并取得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师资格证书和考官合格证书,现任云南省医师协会、云南省医学会全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昭通市医学会常务委员,昭通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昭通市髙层次专家推荐评议委员会入库专家,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面试考官。在国内各类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曾获荣誉:

2015年被单位评为优秀中共党员;

2016年对口支援永善县人民医院被评为优秀队员。


4.洪美昌简要事迹

洪美昌,女,回族,本科学历,生于1965年12月,现任昭通市昭阳区第二中学研训处副主任。

她从事初中语文教学34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5年,坚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部教师十条禁令》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尊重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立德树人,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积极投身教改,成绩突出。

参与区市两级课题的研究并主持《教学中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课前演讲训练研究》《赏识教育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等区市级课题都已结题获奖。

2012、2013年参与编写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下册《归纳与测评》(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17、2019、2020、2021年参与编写昭通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作文研究《水珠里的光芒》五、七、八、九期;参与编写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案校本教材,主编七年级下教案、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和古诗文;撰写论文《大声说话,让自卑成为过去》发表在《昭阳教育》2022第2期上,《中考作文高分技巧攻略》《提高语文素养,杜绝作文抄袭》多篇论文获奖;多次指导教师、学生参加竞赛获奖。

2019、2020、2021连续三年被昭通市教科所聘为学业发展水平阶段性监测七、八年级语文审题、命题教师;2022年5月受聘参加昭通市教育体育局组织的2022年初中七年级语文学科教学专项研究工作;2019、2020、2021连续三年被昭通市教体局聘为中考网上阅卷语文学科副组长;2020年被昭阳区教体局聘为“汉字挑战赛区级决赛评委”;2020年被昭阳区教体局聘为“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语文学科主讲教师,2021年被昭阳区教体局聘为第十届“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语文学科评委。

曾获荣誉:

1999年5月获云南妇女联合会、昭通地市妇联、地市总工会组织的“话说改革开放二十年女职工有奖征文活动”二等奖;

1999年3月被昭通市教育委员会授予“教育系统女能手”称号;

1999年9月被昭通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2000年论文《初中作文教学方法改进探索》获全国中学语文教育论文一等奖;

2001年论文《初中差生作文能力培养的尝试》获全国第三届“振兴杯”论文大赛一等奖;

2002年9月被昭阳区人民政府授予的“教学能手”称号;

2004年论文《提高教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获得第五届“振兴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

2005年12月获得昭阳区委、区人民政府授予的“优秀教师”称号;

2008年主持昭阳区课题《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研究》结题并获三等奖;

2012年主持昭阳区课题《课前演讲的实践与研究》结题并获鼓励奖;

2012、2013、2014年担任“国培计划”——云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班级辅导教师,被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奥鹏远程教育中心评选为国培优秀辅导教师;

2015年参与研究区级课题《提高毕业班管理水平,促进毕业班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荣获三等奖;

2015—2016学年,被昭阳区委、区政府授予“教学质量先进教师”奖;

2016—2017学年,被昭阳区委、区政府授予教学质量优秀奖;

2016年主持昭阳区“十三五”第一批课题《教学中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结题并获一等奖;

2017年参加华东师大举办的“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

2017中考阅卷被昭通市教育局评为优秀阅卷教师;

2017年被昭阳区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

2018年被昭阳区委、区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8年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使用随感》《中考作文高分技巧攻略》分别获二三等奖;

2019中考阅卷被昭通市教育局评为优秀阅卷教师;

2019年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作文教学方法新探索》《我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学教材的新认识》均获三等奖;

2019年论文获昭阳区教体局、小作家协会举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教学论文、文学创作大赛二等奖;

2020年中考阅卷被昭通市教育局评为优秀阅卷教师;

2020年主持昭阳区“十三五”第三批课题《赏识教育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结题获一等奖;

2020年9月被昭阳区委、区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2021年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提高语文素养,杜绝作文抄袭》获一等奖;

2021年9月被昭阳区教体局授予从教30年为我区教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奖;

2021年教学案例在第三届云南“教育论坛”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22年5月《当今教育继承和发扬孔子教育思想探析》获 ,第十一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论文一等奖。


5.左青简要事迹

左青,女,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73年,中国中共党员,现任昭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超声医学副主任医师、超声科主任。

 1993年7月从昭通卫校妇幼医士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昭阳区妇幼保健院工作至今。她是一个工作认真、具有高度责任心,对待病人一视同仁、长期加班忘我工作、主动承担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断,具有担当、奉献精神的妇产科超声医生。作为昭通市胎儿畸形筛查的坚实靠山,以“态度好、技术精、长期加班”的良好口碑在广大的孕产妇中传播。

长期加班、带病坚持工作。她在二十年前就诊断有风心病,近2年有所加重,但是工作从来不推诿、不消极,长期加班,任劳任怨,在医院内外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工作认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多年来,有数十位孕妇经过我的检查诊断为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我及时联系了市一院产科专家给她们进行了宫颈环扎而保住了胎儿,给孕产妇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希望。工作不畏难、有担当。积极培养科室人才,大力拓展业务,既方便了群众,同时也为医院增加了收入,是昭通市产前诊断和盆底超声检查的领军人才。对患者一视同仁、有爱心、不计较个人得失。对于边远山区、贫困孕产妇、多胎、疑难等特殊人群从来不推辞、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并从尊重生命的立场出发,挽救了无数轻微畸形胎儿的生命;在孕产妇中口碑好、评价高,经常为了给慕名前来会诊的孕妇一个安心,会利用大量的休息时间免费为她们复查。为此,昭阳融媒发表过一篇三八妇女节系列报道:“左青—精湛的技术是给妇幼保健工作最好的回馈”。

曾获荣誉:

2019年获得医院年度“优秀中共党员”称号;        2020年获得医院年度“优秀中共党员”称号;        2021年获得医院年度“优秀中共党员”称号;      2021年6月获得昭阳区卫健系统“优秀中共党员”称号;

2021年8月获得云南省超声诊断质量控制工作先进个人的称号;   

2021年11月获得昭通市“鲲鹏计划”人选。


6.谭江海简要事迹

谭江海,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77年5月,中共党员,现任绥江县住建局质监站高级工程师、县委联系专家、省科技特派员、扶贫专干、县科协及县教体局聘请课外科普辅导员。

2018年成立谭江海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内容含建筑业、农业、教育、学生素质教育等。

建筑工程领域的带头者。为建设单位编制招标预算30份;审核建设工程造价58项,审核金额2.8亿元,审减金额0.5亿元;参与排查农村危房及制定改造方案累计8225户。

勤奋钻研的创新者。2020年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科协《科学与技术》发表论文《农村危房改造常见问题及对策》;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其中:一种采集饲养一体式蜂房,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后,节约人工15%,增加收入18万元;一种住宅建筑降温冷却及采暖供热一体化的节能系统和一种住宅建筑降温冷却及采暖供热一体化的节能系统两项专利,通过推广实验,两个专利节能27%至31%,达到设计要求。两个专利的目的实现了住宅建筑降温冷却及采暖供热一体化,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特别在新建设的绥江县,更有利于设备安装及专利推广,有利于节能减排,使科技成果转换成了生产力。此外,2022年受理实用新型专利2项,含利用空余时间,带领小学生研发申请的“一种智能化桥墩保护系统”专利。

筹集资金组织农民工创新创业比赛三届,培训农民工1502人,带动农户创业56人,自筹资金2万元引进浙东白鹅带领农户养殖,经过推广示范,我县现将浙东白鹅作为重点产业发展,准备用3年的时间打造成为亿元以上产业。

科普示范的组织者。运用自身创建的工作室平台,在绥江县4个小学组建科普小组,培训28次,培训学生科普知识1617人次;筹集资金2万元,组织举办绥江县科普比赛四届,培训并推荐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普比赛,获奖人员137人,最好成绩为国家级“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曾获荣誉:

云南省第四届职工创新成果三获奖;

谭江海职工创新工作室获得云南省首届女职工创客大赛   二等奖;

荣获第二届昭通市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比赛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奖;

荣获绥江县第一届科普比赛优秀指导老师二等奖;

谭江海职工创新工作室获得绥江县第三届科普比赛优秀组织奖一等奖;

谭江海职工创新工作室获得绥江县第四届科普比赛优秀组织奖一等奖;

绥江县第四届科普比赛优秀指导老师一等奖;

2021-2022年度荣获第二届少年硅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7.申正勇简要事迹

申正勇,男,本科学历,汉族,生于1982年8月,中共党员,现任昭通日报社时政部主任,驻永善县永兴街道明子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

该同志获得国家、省级新闻奖40多项,被中央网信办表彰1次,2019年入选昭通市第二届“鲲鹏计划”中青年拔尖人才。由于业绩突出,2016年破格晋升主任记者(副高),2020年破格晋升高级记者(正高)。采写消息、通讯、评论1000多篇,编辑版面300多个。创办了“兴昭新语”“老申常谈”评论专栏。出版了《时代的声音》《有话好好说——新闻评论写作艺术》《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艺术》《老申常谈》4部个人专著。

该同志带领部室成员策划撰写了中央、省、市级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新闻和解读性文章。每年全市“两会”开幕、闭幕的社论,市内重大会议、重要活动的评论员文章等该同志都是主要撰稿人之一。为提高部室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该同志既带头钻研业务又用心管理,利用主题策划、课题研究来锻炼队伍。一些同志已成长为报社的业务骨干。

有效引导了社会热点事件,让负面事件转变成了正能量。例如,2018年1月针对“冰花男孩”舆论事件,撰写了《北风吹白了少年头, 也吹暖了社会人心》的评论,针对互联网乱象撰写的评论《用良好的网络生态来凝心聚力》等文章被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形成了社会主流观点,较好地引导了舆论。

形成了网络舆论理论体系,为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他撰写出版的《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艺术》专著入选高校教材,并在昭通学院率先开课,共培养学生240多名。同时,应相关系统和部门邀请,在省内外多个单位和系统授课30多次,培训学员5000余人次,为新闻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深入基层,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他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目前明子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县级乡村振兴先导工程示范点。2022年8月,该村登上了昭通市干部作风大提升专项行动“红榜”,作为全市七个先进典型事例之一在全市推广。

曾获荣誉:

2012年在中共地市报新闻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2012年荣获第十四届(2011年度)云南报业新闻奖二等奖;         

2018年被评为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论文三等奖;

2019年荣获2018年度云南新闻论文二等奖;

2019年获得昭通市“鲲鹏计划”人选;

2021年荣获2020年度云南新闻论文二等奖;

2021年《让红色文化筑牢名族之魂》在第二届“彩云杯”网评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2021年在第二届云南省青年社科学术演讲比赛中荣获优秀奖。


8.张广玉简要事迹

张广玉,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77年12月,中共党员,当了12年兵,2006年12月退伍后在昭通日报社工作,现任昭通日报社驻巧家记者站负责人。

因经常骑摩托车采访,被大家称为“摩托车记者”。在昭通日报社期间,除在本报发表文章和图片数千件外,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发表数千张新闻图片。目前,获得全国各种奖项200多个,其中4个云南省新闻奖一等奖,两个云南省副刊一等奖。于2015年荣获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十杰”青年摄影称号,并获得2015年度和2016年度中国地市报杰出摄影记者称号。2016年12月,被评为云南好人。2017年1月,被评为“中国好人”。截至目前,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2018年,出版个人专著《行摄乌蒙—“摩托车记者”摄影镜头下的昭通十年(2007—2017)》,作者用手中的相机忠实地记录了他所接触和采访的每一个细节,向读者描述了一个个具有少数民族地域特色的新闻故事,把读者带入乌蒙高原这个西部大开发范围内又兼具扶贫攻坚重点地区的热土之上。目前,为昭通学院外聘摄影课的教师,每年上80多个课时,还为全市通讯员培训数十场,为数千人(次)进行过新闻摄影及新闻知识的培训。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多家图片社签约摄影师。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他见证了昭通的全面发展,所拍摄的图片给昭通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活力。

曾获荣誉:

2008年被市委宣传部评为抗雪救灾先进个人;

2009年被昭通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2012年被昭通市委宣传部评为抗震救灾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2014年被昭通市委宣传部评为地震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2015年被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评为“鲁甸抗震救灾优秀记者”;

2015年被中国地市报研究会评为“走转改”先进个人;

2015年被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评为全国新闻摄影“十杰”青年称号;

2015年荣获云南省“五一新闻奖”一等奖;

2015年被昭通市委宣传部评为敬业奉献模范;

2017年被评为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9.周燕简要事迹

周燕,女,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79年3月,质量监察部主任,现任昭通日报社,从事新闻采编校工作20年。

多年来一直在采编校一线岗位工作,充分发扬“三牛”精神,业务一直不断精进,取得了较好业绩,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新闻奖。云南省文化名家刘建忠工作室成员之一,出版新闻专著《启程》,其创作的散文、诗歌、小说散见于报刊。编撰了昭通日报社采编校参考书、昭通日报社宣传报道规范等,多次以培训、考试的方式提升单位采编校人员业务能力,昭通日报社稿件质量从全省党报排名末位稳步提升,不断向前列靠近。

该同志曾冒着危险采访过垄断市场的企业,写出了《谁在左右昭通鱼市》;曾将被遗弃的婴儿送往福利院,写出了《谁闻风中弃婴啼哭声》,婴儿随后被一美国家庭收养;曾打开“好妈妈”心结,善良女性陈永碧收养7个孤儿,写出了《九个孩子一个“妈”》;曾被残疾老师的励志故事感动,写出了《单手也能拼搏出精彩青春》……这些报道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市领导、报社领导及广大读者的好评。

多年来的新闻实践,也锻炼了其组织策划重大报道的能力。独立或参与完成大型策划“昭城有爱”系列爱心活动、“粽子香·艾草鲜”昭通包粽子大赛、改革开放四十年系列报道、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等。

通过锻炼,该同志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政策水平。先后多篇论文发表在《传播力研究》《记者观察》《云南影响力》等杂志上。

曾获荣誉:

《昭通农民工坐上包机去打工》获第37届云南新闻一等奖,

第23届云南省报业新闻三等奖;

《奔跑在战疫路上》获第28届云南省副刊三等奖;

《昭通苹果品牌与网销的联姻之路》获37届云南省新闻三等奖;

《互联网+品质农业》获2020年度中国地市报三等奖;

《绥江:实现由山里人向城镇人的历史跨越系列报道》获第36届云南省新闻三等奖;

《彭义:单手也能奋斗出精彩青春》获云南省新闻三等奖;

《九个孩子一个妈》获第22届云南报业新闻二等奖;

《别让形式主义压垮基层干部》获第22届云南报业新闻二等奖;

《感恩红色 走进赤水》获第37届云南新闻三等奖;

2019年获昭通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2020年被单位评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10.毕承恩简要事迹

毕承恩,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78年5月,中共党员,医生,现任昭通市中心血站站长、主任技师。

2002年7月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同年12月到昭通市中心血站工作至今,云南省采供血机构十大新闻人物、云南省“先进工作者”、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获得者。

2012年至2015年我站“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技术的应用研究”项目荣获我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为昭通市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提高输血疗效和水平的同时,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2019年参加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献血者随访研究”项目,了解HBV感染献血者的转归情况及回归献血的可能性,更好地服务献血者,缓解血液供需紧张矛盾,减少血液的流失;积极开展病毒灭活血浆制备技术的应用研究。大大提高输注血浆的安全性及降低经血浆传播病毒性感染的发生率,使输血更科学、更合理;2020年成立血站血型参比实验室。开展RH-D阴性确认试验、表型分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疑难血型鉴定工作,进一步提高输血疗效,为将来的精准输血奠定基础;严把血液质量关,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推广成分血,率先开展核酸检测,有效缩短“窗口期”,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建站以来,没发生1例输血传播疾病安全事故。积极探索无偿献血工作新思路,调研献血者需求和献血动机,开展优质高效理念和机制,多措并举全面提升血站业务水平和公益事业效益。年采血量以15%的速度逐年上升,2021年采血量达14吨,有效满足全市人民医疗临床用血需要。2019年血站被授予“云南省文明单位”称号,2020年昭通市被国家卫健委授予“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

曾获荣誉:

2014年4月获云南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9年9月被云南省输血协会、昆明报业传媒集团、云南大学输血研究中心、云南昆明血液中心评为云南省第二届采供血机构“十大新闻人物”,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银奖”。


11.尤春雨简要事迹

尤春雨,男,汉族,大学本科,生于1986年12月,中共党员,现任于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总工。

2010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就职于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都香A5标项目总工,至今已有12年。期间取得工程师职称,试验检测工程师、交通B类安全证执业资格。在深耕施工一线10余年,从基层技术员做起,不断用党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夯实自身业务水平,提升凝练,总结自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政治意识。该同志自2006年7月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学习,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党和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执行党的政策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让自我反省保持常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各项素质,做一名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企业的好员工。

业务水平能力。该同志在施工一线十多年,历练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品格。工作期间,先后参与了6个国家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其中西安至铜川高速公路获得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获得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工作期间,该同志技术钻研、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先后获得公司级科技论文3篇,工法1篇,提交中交集团交流科技论文1篇,提交中交集团微创新3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团队建设方面。该同志自任职项目部门负责人以来,团结关心下属,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先后获得公司级先进集体,中交二公局级优秀青年突击队,带领团队获得两项省级QC小组二等奖。同时该同志个人也获得2018-2019年度获得公司优秀中共党员称号,2020年度获得公司劳动模范称号。

曾获荣誉:

2012—2013年度获得公司组织的第一届试验检测技术比武第二名;

2014—2015年度所在部门(试验室)获得公司先进集体称号;

2015—2016年度撰写论文《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临西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应用》,获得公司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2016—2017年度撰写论文《浅谈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获得公司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

2018—2019年度获得公司优秀中共党员称号;

2020年度获得公司劳动模范称号;

2021年度参与的QC小组活动《提高隧道二衬钢筋保护层合格率》获得云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

2022年度《提高隧道预埋件一次性验收通过率》获得云南省市政协会优秀QC小组二等奖。


12.丁开飞简要事迹

丁开飞,男,回族,本科学历,生于1986年11月,中共党员,现任昭通市实验中学教师。

2009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专业技术扎实,获软件设计师等资格认证;2020年8月被评定为高级教师。

本人先后开发两门校本课程获省级奖励,发表省级及以上论文5篇,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中级科技辅导员、云南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优秀班主任、昭通好老师、昭通市先进教科研工作者及优秀备课组组长、学校优秀党员及优秀教职工等称号,先后担任教师资格面试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委、云南省师生信息素养大赛评委、云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裁判员、昭通市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专家委员会科技组鉴别专家。

本人先后辅导学生40余人次在市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其中辅导高342班郑焱文同学参加2021年10月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WLF)科学T大会科学第一课,少年英才交流对话会活动,获得“小小科学家”称号,郑焱文同学因此被学校推荐获评“新时代昭通好少年”、“新时代云南好少年”称号。本人因此被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写作协会、云南省教育厅、昭通市科学技术学会、昭通市教育体育局、昭通市科学技术局等各级组织授予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教练员称号。

他是昭通编程及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开拓者及奠基者,2021年7月被昭通市科学技术协会、昭通市教育体育局、昭通市科学技术局聘请为昭通市第一次编程比赛骨干教师培训授课专家,他是作为专家在本土进行同类培训的第一人。

因他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昭通市实验中学因此获得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云南省科普示范学校、云南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优秀组织单位、昭通市科普示范学校、昭通市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优秀组织单位等称号。

曾获荣誉:

2011年4月获得云南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优秀班主任称号;

2019年5月,《易语言程序设计入门基础》,获得云南省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校本课程三等奖;

2020年5月获得昭通市先进教科研工作者称号;

2020年12月,综合实践课程《中学信息化设备日常维修、维护与信息技术综合实验、实践》活动案例,被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为2020年优秀案例;

2021年5月获得昭通市优秀备课组组长称号;

2022年1月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中级科技辅导员认证;多次获得学校优秀党员、优秀教职工、优秀工会会员、育人先锋等称号;另因辅导学生成绩突出,先后被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写作协会、云南省教育厅、昭通市科学技术学会、昭通市教育体育局、昭通市科学技术局等各级组织授予优秀指导教师或优秀教练员称号。

2022年4月被评为昭通市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专家委员会科技组鉴别专家;

2022年4月,《“节水在身边 智能节水”教育实施方案——以盆栽自动浇灌为例》获得第三十六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竞赛三等奖;

2022年9月获得昭通好老师称号。


13.艾自由简要事迹

艾自由,男,汉族,大学本科,生于1972年12月,中共党员,现任于昭通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作为首批也是目前昭通市唯一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是2014年云南省委宣传部向中央宣传部文艺局推荐的10名全国文艺评论人才之一。至今在《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民族报》《云南日报》《杂文月刊》《艺术百家》《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阅读与写作》《中文学刊》《厦门文学》等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文艺评论200余篇100万字,多篇入选《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理论与实践》《文化自觉与当代文艺发展趋势》《云南青年批评家文萃》《2014年度中青年文艺评论文选》《2021年云南文艺评论汇萃》等文论选本。艾自由作为昭通文学评论的领军人物,是云南省新一代文艺评论家的骨干成员,被誉为全国“草根文学评论”的代表评论家之一。特别是他对昭通作家群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对昭通文学现象进行了整体研究,对昭通30余位老中青作家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微电影剧本作品进行了细致解读或综述短评,对助推昭通文学提供了不少新视觉和新参考。他编著的《诗痴麦芒》全书30万字,其中他单独撰写4万多字。在冉隆中主编的《昭通文学三十年》45万字、李骞主编的《文学昭通》50万字中,艾自由个人分别撰写12万字、6万字。他所追求的鲜活耐读、分析透彻、富于启迪的好看评论真正成为了深入人心的文学力量,特别是为昭通市赢得中国第五家“文学之乡”荣誉称号有力地贡献了评论力量。在昭通文艺评论界,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因为能较好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传帮带作用,得到了昭通老中青三代文艺评论家的普遍认同。2022年8月,经昭通市委宣传部严格评审,他因文艺评论业绩突出入选昭通市文艺评审专家库。

曾获荣誉:

被授予全国第二届“文明家庭”;

荣获全国第三届“书香之家”;

荣获首届云南省优秀组工干部;

荣获第二届21世纪新锐作家奖征文大赛一等奖;

2006年、2008年两次荣获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2017年上半年“网络互动达人”称号;

2013、2015、2017、2018年度四次荣获云南省职工年度“读一本好书”征文奖一等奖,昭通市第四届政府文学奖二等奖,首届“文化昭通·爱读书的昭通人”征文一等奖,昭通市第五届社科学术年会征文一等奖等多项奖;

2019年度获得“全国地县文联”新媒体平台传播影响力铜奖;被为2019年度《小说选刊》评刊人;

荣获中国当代散文奖;

荣获首届山东青年作家文学奖一等奖。


14.李声剑简要事迹

李声剑,男,汉族,博士研究生学历,生于1989年7月,中共党员,现任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国学路昭通学院讲师。

2021年7月作为高层次人才入职昭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原湖泊水体污染治理和纳米材料的开发及其在水体污染和新能源方面的应用。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的科研论文7篇,累积影响因子44.112。其中,中科院JCR一区高水平论文2篇,中科院JCR分区二区论文4篇等。

作为技术骨干,参加了陈景院士主持的2017年昆明市重大项目“阳宗海砷污染治理二期工程”(2017-1-S-12305)。在该项目中,参与了从铁盐化学方法除砷的探索小试至湖泊水体除砷的工程化运作的整个过程。经过该项目的实施,将湖体中砷的浓度从0.049 mg/L成功降低至0.029 mg/L,水质提升至II类。项目的成功实施完成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水体砷污染的原位修复,极大地改善了阳宗海湖泊的生态环境。此外,针对水体磷污染治理的难题,创新性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MOF的新型高效除磷材料,并深入研究了材料微观结构与除磷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其除磷机理。

此外,积极开展赤水河流域保护的研究工作,受邀参加了“赤水河流域保护(威信段)”的研讨会,积极为家乡的环境保护献计献策。此外,深入云南中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和云南锂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一线开展调研工作,积极开展公司在生产一线遇到的技术难题的相关研究,争取为家乡企业在新能源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继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主动融入昭通市的“十四五”建设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15.申云成简要事迹

申云成,男,汉族,博士研究生学历,生于1979年12月,中共党员,教授,软件设计师,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委员,昭通市网信办专家库成员,昭通市公安局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昭通市文化产业及 文艺发展项目专家库成员,昭通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昭通学院优秀中共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现任昭通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负责人。

近五年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10篇、学报1篇、省部级期刊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昭通学院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参与科研项目及课题5项:其中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课题2项。长期从事数据挖掘、大数据管理、数据定价、数据隐私保护教学和研究工作,近 3 年主讲《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Python 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编程》等本科生课程。作为团队负责人,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团队于2021年荣获昭通学院校级教学团队。作为班主任,2003计算机应用技术班获校级优秀班集体,2011 计算机信息管理班获省级优秀班集体。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荣获优秀奖,指导学生参加昭通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荣获优秀奖,指导学生参加第十届“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荣获云南省三等奖。

曾获荣誉:

2020年9月入选昭通市网信办专家库成员;

2020年9月入选昭通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2021年7月荣获昭通学院优秀中共党员称号;

2021年9月入选昭通市文化产业及文艺发展项目专家库成员;

2022年3月入选昭通市公安局信息化专家组成员;

2022年9月荣获昭通学院先进工作者;

2022年9月入选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委员。


16.王霖简要事迹

王霖,女,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82年2月,中共党员,高级讲师,现任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师。

因材施教,照亮学生前行的路。参加工作以来,总结经验,结合专业特长,将自己的创新方法联系工作实际,教学中,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2022全省信息素养大赛微视频竞赛中,指导的作品荣获3个一等奖,昭通市信息技术大赛荣获一、二、三等奖共计6个奖的好成绩。2020年,带领设计教研室,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九个土豆工作室,承接学校宣传片的拍摄、并带领学生团队拍摄微电影、微视频,现完成的拍摄作品6部,抖音、哔哩哔哩收获无数点赞。

乐于创新,争当课改排头兵。于2019年带领设计教研室进行教育教学课改,完成《广告设计》的课程课改,组建广告实训工作室,带领学生把课程学习与实训相对接,承接学校各部门的文化宣传、文化墙的制作,带领学生从设计到制作安装,真正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的同时与实践相结合,现目前学生独立开展广告设计项目并制作完成的有:昭通市职业学校实训大楼数字媒体实训室室内文化墙、职教中心教务处公告展示栏、职教中心工会文化墙,职教中心艺体周文化宣传制作,真正地实现了技能实训课教育教学课改。2021年,对电子商务进行《网店运营与管理》进行教育教学课改,现目前已经完成了直播实训室的筹备工作,完成对教师的工作培训工作,初步实现网络直播平台的搭建,预计2022年底完成从直播主播、网店美工、客服服务、物流服务等学生的自主运营,实现学生的教学实训一体化,2020年昭通市职教中心校徽Logo征集,设计方案被采用。

注重教研,让教学贴近教育本质。作为省级名师工作室,秦剑省级工作室主要成员之一,发挥职业教育专业特长,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高度关注教育教学工作进展,带领其他教师开展各项课改研究,并把先进理念进行了推广与发扬,在教学科研中也取得良好成绩:获得国家产权局外观专利2项,参与出版职业教育规划教材2本,带领团队完成市级教育教学课题3个,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篇,并荣获省级奖项。

曾获荣誉:

2007年获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2010年获县级教师说课三等奖;

2012年获云南省级论文一等奖;

2015年获昭通市计算机技能大赛一等奖;

2016年获优秀班主任;

2016年获省级论文获得二等奖;

2019年获优秀中共党员;

2019年获省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

2020年获“三八红旗手”;

2020年获硬笔书法三等奖;

2022年获云南省师生信息素养大赛微视频一等奖3个;

2022年获昭通市师生信息素养大赛微视频学生组一等奖 3个、二等奖1个 、微课教师组三等奖 1个、个人荣获“优秀组织者”。


17.李东旭简要事迹

李东旭,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87年5月,中共党员,镇雄县政协委员,现就职于镇雄县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业余爱好摄影,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昭通市摄影家协会理事、镇雄县摄影家协会主席,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镜头以记录乌蒙地区尤其是古邦镇雄时代变迁和风土人情为主,作品多次在全国摄影比赛和展览中获奖或展出,多个专题作品发表于全国、省、市、县各级媒体平台和报刊,2020年被评为镇雄县“名家”培养人选。

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摄影宣传优势,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组织开展了庆祝建党百年、展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成果、表现民族团结等一系列主题展览和创作活动,挖掘和培养了一大批摄影人才。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拍摄了一大批反映昭通经济社会巨大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生活日常的作品,作品在省部级以上的摄影比赛或展览中获奖30余次。三是坚持大局为重,将个人摄影创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多次参与宣传画册、主题MV和专题片的制作,组织编辑了《赤水之源 大雄古邦》《镇雄县脱贫攻坚纪实》等画册,参与了镇雄县志、年鉴和文化昭通·镇雄卷等多本书刊的编辑,为全市各单位、各部门提供了大量宣传图片,为展示镇雄、昭通新形象做出了积极贡献。

曾获荣誉:

作品《高铁到老区》入选第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一个也不能少——全国脱贫攻坚摄影展”;

作品《斗羊》入选“锦绣中华”全国摄影展;

作品《成就未来》入选2020第三届“尼康视界”全国摄影大展;

作品《搬出大山,开启幸福新生活》入选中国·连州“我与全面小康同行”全国摄影展;

作品《高铁铺轨》入选全国铁路发展成就摄影展;

作品《乌蒙山区交通巨变》获第四届中国图片大赛三等奖;

作品《筑梦》获第二届“你好,新时代”中央电视台融媒体作品大赛三等奖;

作品《筑梦》入选2019视觉新国企全国摄影展暨北京国际摄影周摄影展;

作品《追逐神奇佛光》获第四届云南摄影艺术展优秀奖;

作品《大道》入选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摄影作品展;

作品《天坑》入选云南省环保公益书画摄影展;

作品《共建新区》入选云南省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作品《古邦影像》入选云南首届青年摄影艺术展;

作品《盛会》入选云南省第二届小型艺术作品展;

作品《宜毕高速施工纪实》入选省总工会开展的职工安全生产原创摄影作品展;

作品《天堑变通途》获第五届云南州、市摄影联展二等奖;多幅作品入选云之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摄影图片展。


18.杨永芝简要事迹

杨永芝,女,苗族,初中学历,生于1955年8月,现任镇雄张海雕塑有限责任公司工艺美术师。

杨永芝生活在民族文化浓郁的家庭,原籍云南省威信县,现为镇雄县人,她耳濡目染,自小对刺绣、蜡染、挑花等民族技艺表现出浓厚兴趣,从12岁起,边读书,边跟随母亲、外婆等艺人学习,打下了坚实的民族文化和技艺基础。成年后,兴趣变为技艺,经常帮助有需要的亲属、朋友做衣裙,传授有爱好的年轻人刺绣、蜡染、挑花等民族技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断的无私付出,其本人技艺不断提升,更加精湛,青出于蓝胜于蓝。随着认识的加深,阅历的丰富,对传统的工艺有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不断实践创新,在服装样式加入现代元素,厚重变轻盈,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现实的需要;在色彩上,既保留历史长期使用的藏青、藏蓝等深色,又逐步引导和推广大红等亮色,体现民族不断进步,生活富足美好的愉悦心情,实现古朴和艳丽的有机融合与交汇。1999年6月,云南省文化厅命名罗绍祥等96位同志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颁发“命名状”,杨永芝同志位列其一,是镇雄县唯一刺绣、蜡染、挑花等民族技艺传承人。得到党和政府的认可,也同时明白自己肩负历史使命,变压力为动力,让使命成责任,创建工作室,培养接班人,用身上的力,将思想的灵、心中的情,手中的线,搭建民族技艺传承平台;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服装展示和交流会,实践创新成果不断获得崭新的展示舞台,所设计制作的服饰得到社会的好评和主管部门的认可,先后获得奖项4项。

2022年杨永芝、张海、刘文全三位同志共同举办,乌峰石雕、苗族刺绣、泥塑,长达两个月的培训,学员20人,其中残疾人5人。

曾获荣誉:

2017年6月,昭通首届民族民间传统刺绣、蜡染作品评比大赛,荣获三等奖;

2017年6月,昭通首届民族民间传统刺绣、蜡染作品评比大赛,荣获优秀奖;

2017年12月,昭通首届文化产品设计大赛实物作品比赛,荣获银奖;

2019年7月,荣获丝路云裳2019民族赛装文化节——民族服装服饰形象大使带(决赛)十佳民族刺绣(布艺)能手称号。


19.乔嗣峰简要事迹

乔嗣峰,男,汉族,中专学历,生于1973年4月,现任镇雄牧石人雕刻艺术工作室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1992年跟随祁勇老师学绘画;1995年学习泥塑;1999年在昆明参加冰雕展;2001年跟安声祥老石雕匠人学习石雕;2003年和朋友在镇雄县创办“雕塑作坊”;2017年和朋友创办“识石雕刻艺术有限公司”;2018年10月在上海工业美术职业学院参加 ,文化和旅游部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群研修研学培训计划培训班 ”培训结业并“获优秀学员荣誉”;2019年参加制作镇雄县“胡家山水库”纪念碑石雕;2020年6月参加云南省主办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疫情防控主题作品《三山战疫》荣获一等奖,作品《管住自己的嘴》荣获三等奖, 并有幸加入“云南省民间工艺传承协会”成为会员;2021年有幸参加由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泥塑造像技艺大赛泥塑作品《莲花水月观音》(传统宗教组)获得优秀奖。同时还被邀请加入《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成为会员;2021年自己创办《镇雄县牧石人雕刻艺术工作室》;2021年1月成功申请茶宠外形《达摩》专利;2021年8月成功申请茶壶外形《苹安壶》专利;2021年1月成为镇雄县石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代表;2022年3月60件作品成功登记版权;2022年有幸加入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2022年在昭通参加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获优秀奖;2022年参加中国轻工联合会考试,荣获“中国轻工二级石雕工艺品雕刻师”、“中国轻工高级玉石雕刻师”、“珠宝玉石鉴赏师”荣耀 ;2022年5月参加赢在昭通创业创新大赛 以进入决赛;2022年8月昭通市文化和旅游局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深度贫困地区基层文化能人培养 ”工程“乡村文化旅游能人”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二期培训并予结业;2022年10月参加由昭通市文体局组织,代表昭通非物质文化传承,到上海展示、昭通非物质文化成果展。

曾获荣誉: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优秀学员证;

作品《管住自己的嘴》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疫情防控主题作品创作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作品《三山战役》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疫情防控主题

作品创作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第五届“中共创翼”创业新大赛暨第三届“创意云南”创业大赛昭通市选拔赛中荣获主体赛(制造业项目组)优秀奖。


20.邓涛简要事迹

邓涛,男,汉族,高中学历,生于1994年4月,现任镇雄福瑞轩石木工艺坊负责人。

从事石雕、木雕工作9年有余。历年来,曾主持设计制作过多种石雕木雕产品,如:红木家具沙发《财源滚滚》《麒麟沙发》《宝马沙发》;红木大床《寒雀床》《锦上添花》;木雕工艺品《福禄寿》《飞天仙女》石雕工艺品《芦笙舞》《民族头像》《大山包黑颈鹤》等,作品深受各界好评,并多次获奖。

2016年应聘于浙江邵阳永达木雕有限公司,担任设计师、工艺师;2018年应聘于广州慧根轩红木家具厂,担任车间主任,从事木雕的设计生产管理工作,在为公司严格把控产品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2019年,返乡创业,在镇雄县乌峰镇陈贝屯,创建了镇雄福瑞轩石木工艺坊,全力开发镇雄石木制品;2019年,开发的相关作品参加“2019南亚东南亚品牌文化旅游商品国际大赛”暨云品100创新创意大赛,荣获最受欢迎奖;2020年,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选为“全国乡村文化旅游能人”并参加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20年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专题培训班”学习并结业;2020年,由昭通市文化旅游局评选为“昭通市乡村文化旅游能人”,并参加昭通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0年度第三期乡村文化旅游能人专题培训班”学习并结业;2020年评选为镇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至今,受聘于镇雄识石雕刻艺术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潜心研发石木结构产品,作品多次获奖,并版权登记23项;2022年参加昭通市“2022年度第一期乡村文化旅游能人专题培训班”并结业;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参加开展非遗文化宣传活动,相关作品和创新项目得到社会好评。

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完成多项石雕、木雕工程,努力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曾获荣誉: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选为2020年全国乡村文化旅游能人;

昭通市文化和旅游局评选为乡村文化旅游能人;

评选为镇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作品参加“2019南亚东南亚品牌文化旅游商品国际大赛”暨云品100创新创意大赛荣获最受欢迎奖。


21.张海简要事迹

张海,男,汉族,中专学历,生于1968年5月,现任镇雄张海雕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痴迷于石雕艺术的张海,16岁毕业后随父学艺,1996 年创建“镇雄县雕塑工艺厂”,刻苦钻研石雕艺术,不断请教周边艺人,亲历石雕的艰辛,学习、实践、传承,久而久之就拥有了集各家所长,又极具独创风格的“张海雕塑艺术”,2007年6月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996年研究出角磨机水平刀盘,2010年在县政府雕刻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竹简一副,同年研制岀七齿、十齿占路刀占全面推广使用,使我县的石雕技术飞跃了一大步。带动上百人实现就业。

张海喜欢钻研,又好学,常与贵州工艺厂的大师们交流,他所做的砚 台在200席的昆交会上被称一绝。2019年公司培训学员10人(文旅局补助5万元),其中张涛、王飘、张江、岳波申报为县级传承人。同年镇雄石英 砂岩石壶、石锅的研发(科技局补助5万元)由张海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新增就业人员12人,让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增强了非遗传承的活力。2022年镇 雄县残疾人—石雕培训班,镇雄县文化工作者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 基层一线专项“乌峰石雕、苗族刺绣、陶艺泥塑”非遗培训班由张海责任 有限公司承担,张海、张涛、杨永芝、刘文全为传艺老师。2022年获得“乡村文化旅游能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准予结业。

注重传承发展,努力开创新作品,新技术,在30多年的雕刻生涯中, 推进了我县乃至我省的石雕艺术发展,多年来免费培训新人,带出了一批 批的石雕艺术人和传承人。从以前的大理石雕刻升级为现在石英石,玉石玛瑙等雕刻。在继承,传承,弘扬石雕手艺中起到了带头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一直坚持雕刻,守住雕刻艺术的根和魂,做好“非物质文化固产”艺术的传承。用心的雕刻和精湛的技术使每一件作品均为唯一、不可复制的艺术代表。这就是手工制作、传承千年,价值千金的意义所在。

曾获荣誉:

2014年昭通市人民政府授予张海同志“先进传承人”荣誉称号;

2016年云南省职工创新创意成果展授予其“玛瑙砚台”创意类作品银奖;

2017年昭通市委宣传部授予创意设计大赛实物作品铜奖;

2019年荣获2019南亚东南亚品牌文化旅游商品国际大赛“最受欢迎奖”;

2020年10月,其作品“舌尖上的玉器”获第十四届中国神功奖优秀奖;

2020年11月作品《石制锅具》荣获“金茶花”优秀作品奖。


22.吴学刚简要事迹

吴学刚,男,汉族,大专学历,生于1982年3月,中共党员,现任镇雄县金雨蜜蜂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技术顾问。

2005年—2010年任职贵州纳雍新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2010年辞职回乡创业,2012年创办“金雨蜜蜂养殖场”,开始了中蜂养殖传承之路;2015年创办镇雄县金雨蜜蜂养殖有限公司,逐步辐射周边农户养蜂增收致富;2017年注册镇雄县乌蒙云蜜养蜂协会,每年开设线上线下培训,免费教授农户养蜂技能,整合镇雄养蜂资源,为规范镇雄养蜂市场和普及中蜂养殖技艺做努力;2017—2018年引进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开大学支教仕里村、设立了南开书屋、为乡村的孩子种下一颗梦想种子并和南开大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建立南开大学社会实践基地;2019年被认定为科技特派员,创办的公司被认定昭通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与南开大学合作建立了专家工作站,主攻蜜蜂疾病的防治和蜂产品高值产品的研发,科研成果(一种专防治中蜂疾病的中草药配方),已经在县内及周边县域推广实施,防治率达90%以上,已研发蜂蜜面膜、蜂蜜手工皂、蜂蜜唇膏等系列日化产品,公司通过了良好农业GAP认证;2020年被评定为中蜂养殖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三区人才、乡村游文化能人、镇雄“名家”,且公司辐射带动农户达1400余户,旗下品牌3 “金雨云蜜”被评为“昭通市特优农产品”、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乡村特色养殖产品”;2021年被评定为吴氏古法蜂灸蜂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公司在镇雄县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第二名,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明专利3项(2021年1项,2022年2项,均正在受理) 吴氏古法蜂灸蜂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21年)。

曾获荣誉:

2019年认定为科技特派员 乡村文化旅游能人(2019年)申

请外观专利2项(2019年);

2020年被评为“三区人才”,中蜂养殖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镇雄“名家”;

2020年镇雄县“创新创业”大赛第二名。


23.杨琨简要事迹

杨琨,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81年3月,中共党员,工程师,现任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渝昆高铁云贵段站前4标项目副经理。

其从事隧道技术管理18年,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尤其是在瓦斯隧道管理中,不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所撰写的技术论文及多项施工工法获得省市乃至全国、国际隧协奖项。

杨琨同志在长期隧道施工期间,作为瓦斯隧道施工相关科研课题的主要参与者与实践者,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不仅有效地指导了现场,也很好地完成了科研任务,期间完成专业论文多篇,参与及主笔专著两部(均已出版),参与课题获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省部级3项,社会力量奖10项,优秀设计2项,国家级优质工程奖1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2项,专利6项,工法1项,QC成果11项,学术论文15篇(EI检索4篇),2019年入围“ITA隧道奖”年度科技创新项目,并作为代表,赴美参加技术交流。

在它的指导带领下,所参战的项目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有效应用,直接推动了相关规范的修编及施工技术的进步,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为此,其本人也荣获多项个人奖励,所参建的项目得到地方、行业的充分认可,斩获多项大奖。

曾获荣誉:

2008年度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

2013年度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

2018年度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

2019年度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

2019年度中铁城投“科技创新管理先进个人”;

2019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

2019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9年代表企业赴美参加世界隧道协会年会,并获得入围项目奖;

2020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0年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优秀中共党员”;

2021年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优秀中共党员”。


24.梁伟简要事迹

梁伟,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87年6月,中共党员,现任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项目经理。

2011年参加工作,从昆明到昭通后,至今扎根在昭通这片乌蒙大地上,10多年来,他的每个脚步都走得铿锵有力,留下责任、担当的足迹,他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实际行动诠释工匠精神。获得昭通市2019-2020年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先进集体;2022年被云南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集体荣誉证书;在国家级期刊《工程管理前言》第2020年24期中发表《浅析山地建筑设计在校园规划中的运用》论文。

立足岗位锤炼扎实根基:2017年始,1年内牵头完成昭通文体公园项目建设,确保第二十届“中国马铃薯会”如期召开。昭通文体公园项目是昭通中心城市重点项目,是昭通市最大民生工程项目,也是云南省“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对云南融入国家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梁伟历经了从毛头小子成长为项目骨干的华丽蜕变,期间他在本职岗位担当尽责、热忱投入,以实际行动诠释工匠精神。

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2019年始,9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全国最大易地搬迁安置区建设项目,助力十万群众成功搬迁。在寒风凛冽的昭通,梁伟作为项目建造总监,裹着棉衣坐在昏暗的小屋里与团队讨论施工方案到凌晨。正是凭着这股韧劲和敬业精神,靖安项目团队用16个月跑出了脱贫攻坚的“靖安速度”。2020年,负责镇雄县南广中学建设项目,有效解决镇雄县普通高中资源不足的突出问题,为镇雄县普及高中教育做出突出贡献。作为项目经理的梁伟,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精益建造、工序穿插的理念,不断地优化工序、完善设计、调整施工组织,以最优最快的流水施工作业,保证整个工程的建设进度。

勇毅前行奋楫扬帆谋新篇:2022年初,梁伟勇挑重担,主导水富市国内首条长胶翻坝物流隧道及附属三个项目的建设任务。作为云南省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 略的重要衔接点的工程。面对五个需要(项目建设是昭通市打造全省重点物流枢纽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加快地区农村物流流通体系建设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项目建设是促进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是缓解向家坝库区运输压力的需要),梁伟承诺,向上打破重重困难,坚 决按期完成项目履约建设任务;向下精心组织团队,为社会培育综合性技术人才。


25.胡金欢简要事迹

胡金欢,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86年11月,现任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昭通市昭阳区人居环境提升建设项目-昭阳城北片区迁建项目工程总承包EPC项目项目经理。

自2017年到昭通工作后, 先后经历昭通文体公园、靖安易地扶贫搬迁、昭阳城北片区迁建等省市重大项目,他用一幢幢精美的建筑产品不断诠释着“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结缘乌蒙,服务国家战略。2017年4月,胡金欢正式与乌蒙大地结缘。胡金欢调任昭通文体公园项目工程部经理,该项目是昭通中心城市重点项目,是昭通市最大民生工程项目,也是云南省“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对云南融入国家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胡金欢带领生产团队,仅1年时 间,完成了 10万皿的昭通国际会议会展中心的建设任务,创造了“昭通奇迹”,并顺利召开了201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获得市、区两级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

爱岗敬业,决战脱贫攻坚。2019年1月,胡金欢就任靖 安易的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项目建造总监,项目占地2176 亩,总投资43.61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30万nf,建设安置房9256套,系全国最大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云南省精准扶贫重点项目。项目团队在胡金欢的带领下,短短1年时 间,一座承载着40549名易地搬迁群众“新家梦”的幸福小康城拔地而起,为昭通市、云南省的脱贫攻坚贡献央企力量。曾获昭通市2019—2020年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砥砺奋斗,推动产城融合。2021年胡金欢再一次接到了昭通市重大产城融合项目一昭阳城北片区迁建项目的建设任务,该项目是云南省重点工程、昭通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的重要配套设施,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19212 m2,集住宅、商业、公共配套于一体,项目建成后,将搬迁群众1284户,力推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快速实施,为把昭通打造成云南对接长江经济发展带的桥头堡、辐 射云贵川的滇北经济增长极、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做出积极贡献。


26.付明超简要事迹

付明超,女,满族,硕士研究生学历,生于1982年12月,中共党员,现任昭通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2006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昭通市中医医院团委书记,曾作为云南省团代表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先后被聘为云南省青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云南中医学院实践教育基地兼职教师、云南中医药大学兼职讲师、昭通市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等。2014年,拜云南针灸大师管遵惠导师学习管氏针灸;2019年拜梁繁荣教授为师深究岐黄之术;2022年1月遴选为云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硕士导师,先后主持云南省联合专项两项,参与云南省联合专项3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医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2022年4月通过建立邰先桃院长专家工作站临床研究项目“小儿脑瘫中药外治及中医康复临床诊疗规范研究”,提升昭通地区儿童康复的实力和水平。

从医16年来,付明超同志一直坚持康复事业,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为广大残障人士提供康复服务。在工作之余,她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到乡村卫生院、县级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学术交流、技术示范、教学查房、人员培训等工作,亲自下沉到绥江、大关等县区对口帮扶医院进行人才培训,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近年来,一直带领科室团队与残联、儿童福利院坚持儿童康复治疗,减少儿童的致残率,提高他们的社会回归率。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先后在社区、安置区、市直单位进行健康宣教,倡导中医治未病理念,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大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播健康中医文化理念。

曾获荣誉:

2012—2013年,主持《功能性电刺激在脑卒中患者肩痛治疗中的应用》,获得昭通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2014—2015年,参与《管氏针灸医案的整理研究》,获得市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2014年8月,参加云南中医学院首届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

2014—2015年,主持《物理因子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获得昭通市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2016年11月,参加“新世纪药业杯”云南省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总决赛,获得“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称号;

2016年10月,参加昭通市卫生计生系统职工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针灸项目中获得个人一等奖;

2017年,获得“昭通市最美基层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

2020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


27.刘阳文简要事迹

刘阳文,男,研究生学历,生于1976年3月,中共党员,医生,现任云南省昭通市中医院外科主任。

先后被聘为中国医疗保障国际交流促进会、云南省医学会、云南省医师协会、云南省抗癌协会、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昭通市医学会、宜宾市医学会等多个学会委员,入选为昭通市科技局、云南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近年来,先后参与获“疝耀大中华”第三届腔镜疝手术视频大赛三等奖、云南普外青年医师普通外科手术视频大赛优胜奖;曾荣获“昭通市科协评为科普先进工作者”,多次获“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优秀带教教师”、“先进科室负责人”、“优秀医师”等殊荣。

从医25年来,刘阳文同志一直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为推动昭通市及市中医医院普通外科专业,尤其是腹腔镜外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市率先开展微创外科多项新技术,填补了我市微创外科相关领域的空白。其中,多项科研成果获市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他参与发明《一种腹腔镜手术中用于脏器手术视野暴露的装置》,已获国家专利证书。近年来,他带领团队每年完成手术已增加到2000台左右,他每年平均主刀500余为微创精品手术及高难度手术,外科三四级手术比例逐年增加。近年来,他完成各类微创手术7000余台,减少患者手术开刀及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长,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造福广大群众,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曾获荣誉:

“腹腔镜下雪橇针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50例应用研究”获市级科研成果三等奖;

“经腹腔镜后入路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应用研究”获昭通市科研成果三等奖;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获昭通市科研成果三等奖;

2017年度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优秀带教教师;

2018年度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优秀带教教师;

2019年度“疝耀大中华”第三届腔镜疝手术视频大赛三等奖;

2021年度云南普外青年医师普通外科手术视频大赛优胜奖,

昭通市科协评为科普先进工作者。


28.陶永华简要事迹

陶永华,男,汉族,研究生学历,生于1981年6月,现任昭通市中医医院南顺城分院副院长、老年病科科室主任、云南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

先后受聘为中华医学会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云南省中医老年病质控专家组成员、云南省心衰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医学会心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专委会委员、昆明医学会全科医学会委员。

从医18年以来,陶永华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勤业敬业,对工作极其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始终把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先后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解除了病痛,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尊重和爱戴,与群众结下深厚情谊;在工作之余,他积极开展专题学术讲座、义诊,多次在省级及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14年08月03日鲁甸、巧家6.5级地震后应云南省卫健委要求,他主动请缨赶赴巧家新店、老店等重灾区抢救治疗伤员及灾区重建后医疗保障及震后群众的心理疏导,圆满地完成省市卫健委交予的重任,为灾区医疗卫生保障作出了重大贡献。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他作为医院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成员,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参与院内疑似患者及大关县新冠肺炎的诊治。

在陶永华同志的带领下,老年病科2018年 、2019年、2020年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集体,科室发展成为云南省级/国家级区域诊疗分中心以及云南省中医老年省级特色专科在建科室。

曾获荣誉:

2016年—2017年,获云南省中医学院优秀带教教师;

2020年获昭通市中医医院规培优秀带教老师。


29.訾成毅简要事迹

訾成毅,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生于1970年1月,中共党员,医生,现任昭通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先后受聘为中国医疗救援协会运动伤害分会理事、OSCG—3D数字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会骨关节专委会委员、中国西部运动医学关节镜联盟委员会委员、云南省运动医学分会肩肘学组副组长、昭通市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委、云南省医师协会髋关节外科学组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脊柱微创学会委员、云南省骨科医师分会骨髓炎学组委员、昆明市运动医学会副主委、昭通市创伤学会副主委。目前,作为国家卫健委OBS系统临床应用推广项目临床课题负责人之一和昆明市十百千建设工程获两个项目负责人。2021年11月获昆明市优秀临床知名专家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运动医学、关节置换、骨科创伤、骨科感染临床工作及研究。重点研究微创小切口后外侧入路(MIS-PL)全髋关节置换、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盆、肩胛骨微创化手术治疗,OBS系统在四肢及骨盆骨折中的微创化手术临床应用,并取得一定相应成果。主编骨科专著两部、获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两项、完成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州市级学术交流会获得发言及专题报告。

曾获荣誉:

2021年11月,获“昆明市优秀临床知名专家”荣誉称号。


30.康贵书简要事迹

康贵书,男,汉族,初中学历,生于1982年3月,中共党员,竹工艺品制作竹工艺品制作,现就职于大关旭红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1998年出门打工,其间从事过机器设备维修,管理过酒店,进过电子生产厂,2015年在浙江安吉学习过竹工艺品制作。于2018年返乡,进入大关旭红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研发筇竹工艺品和筇竹家具。通过和董文渊教授的多方面交谈和学习,探索和研究出了筇竹的优势,其竹节畸形美观,竹材耐虫蛀、抗腐,是制作家具、手杖、日常用品、高档工艺品及装饰品的最佳原材料。结合现代设计思维方法,从材料、结构、功能等方面分析了竹材与现代复合材质的结合,以及创新现代竹制工艺品的设计要点和可能性,主要以现代竹制工艺品的创新设计研究为主。做出的产品选用大山深处三至四年竹龄的成年竹竿精心制作,经过建伐、蒸煮、清洗、熏制、调直、选材、打磨、刻画、制作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现在研发的产品有4大板块,50余个产品,其中9项获得外观专利,产品有:筇竹毛笔,筇竹博古架,筇竹茶桌,筇竹鼓凳,筇竹圈椅,筇竹拐杖等。现在带有徒弟35个,其中木工师傅20人,竹材粗加工师傅7人,打磨师傅6人,漆工师傅2人。

曾获荣誉:

2019年被木杆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中共党员”;

2020年被大关县人民政府入选为“一县一业”筇竹产业“乡土人才培养工程”计划对象。

 

31. 王爱华简要事迹

王爱华,男,苗族,中专学历,生于1988年9月,现任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承馆芦笙制作传承人。

王爱华的父亲王杰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爱华从小就开始学习芦笙的制作,他的芦笙制作水平日益成熟、手艺精湛,继承了家族世代流传下来的芦笙制作技艺。

2007年9月,王爱华从云南商务信息工程学校毕业后从事农资饲料销售经营,2013年2月起至今,他开始以芦笙的制作和销售为业。   

2010年参加昭通市教育局举办的“昭通市第二届苗语双语教师培训”结业;2017参加云南民族干部学院“2017年民族文化‘百名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专题培训班”结业。

2016年及2019年间,王爱华协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杰锋在天星镇开展“百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突出人才芦笙制作技艺培训”、各年度“非遗保护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培训班”、各年度“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非遗技艺传承培训等专题培训,培训学员逾600人以上。

2017年6月在昭通参加昭通市首届“民族赛装文化节”暨“自然与文化遗产日”非遗技艺展演系列活动,王爱华除现场展示芦笙制作技艺以外,还参与赛装活动获得三等奖(集体)。2018年,王爱华被列入昭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名录。2019年,王杰锋去世后,王爱华继承衣钵,继续从事“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2022年7月,王爱华参加昆明旅游交易会展,现场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精湛技艺,广受国内外好评。

历年来,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和基层工会组织等部门的指导下带徒授业,积极参加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领域的成绩显著,为昭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等社会事业的推进做出了极大贡献。

曾获荣誉:

2018年3月,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特命名为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20年1月,参加云南省第四期纪检监察文化走廊作品展,荣获“清廉情怀.传承古今”主题作品优秀奖。


32.胡祚简要事迹

胡祚,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生于1979年11月,中共党员,现任昭通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昭通市委联系专家、马铃薯产业首席专家,长期扎根一线从事马铃薯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工作,现任昭通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近年来,主持或参与部省市级项目12 项,荣获部、厅级奖12项(其中省部级奖项3项,2项排名第一),登记新品种5个,制定地方标准6项,授权专利10项,发表论文10篇,编写栽培技术手册2套、合著专著5部,多次撰写昭通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意见、规划及方案,为保障昭通粮食安全、促进全市马铃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谋发展,育种工作有突破。主持马铃薯育种工作,建立种质资源库1个并保存资源1156份,登记或备案新品种5个(第一完成人3个),选育优良高代品系95个,实现自主选育品种零突破,为马铃薯种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求原创,推广应用有成效。一是主持实施“昭通市马铃薯脱毒种薯高效繁育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推广应用352.15万亩,新增产量139.64万吨、产值22.34亿元,二级以内脱毒良种覆盖率达92%,成果鉴定为“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二是主持实施“云南昭通马铃薯绿色优质高效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推广应用536.82万亩,新增产值25.64亿元,成果鉴定为“整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与应用领先水平”,获农牧渔丰收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三是主持研发的马铃薯原原种雾培高效生产技术,单株平均结薯达42.8粒,是常规生产效率的10倍以上,成果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获省科技创新作品类金奖(第一完成人)。四是主持马铃薯极量攻关项目,最高亩产分别达6015.89千克、6479.75千克,连续两年创西南最高单产纪录,获科技创新一等奖和超高产奖。

促转化,脱贫增收有支撑。研发的大春马铃薯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被遴选为云南省主推技术,推广抗晚疫病新品种190万亩,新增产量70.07万吨、产值9.24亿元;蹲点指导“洋芋帝国”基地建设共计33.2万亩,平均亩产达2.26吨,创全国规模化生产单产最高水平,带动18.2万户64万人脱贫增收,实现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

沉一线,科技服务有地气。坚持把农民所需、企业所盼的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指导生产主体46家,下沉一线就地解决技术问题30余个,开展试验研究20余组,展示新品种200余个,参与制作晚疫病预测预警简报40余期,编写高标准栽培技术手册2册,开展技术培训24场次,培训技术人员150余人次、薯农1800余人次。为将“洋芋帝国”打造成为“基地、示范、窗口”、打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通道、提高科技应用水平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知识浩如大海,科技日新月异,今后工作中将加倍努力,始终践行“科技创新于民、科技服务于民、科技增收于民”宗旨,为促进昭通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曾获荣誉:

2013.04“昭通市苦荞新品种推广”获昭通市政府推广奖“二等奖”;

2014.06“苦荞新品种昭苦1号选育与应用”获昭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2.04主持“昭通市马铃薯脱毒种薯高效繁育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获云南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6.09主持“马铃薯原原种滴灌-雾化-基质复合生产技术”获云南省科技创新类作品“金奖”;

2018.06“高产广适苦荞麦国审新品种云荞2号选育与应用”项目获云南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22.09主持“云南昭通马铃薯绿色优质高效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2020.11主持“洋芋帝国-马铃薯极量攻关”项目获“西南地区大春马铃薯最高产量奖”;

2021.01“低纬高原阴湿寡照高寒山区马铃薯超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研究应用”获科技创新“一等奖”;

被评为2021年度昭通市“战疫情稳就业促发展”先进个人、2022年度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市委联系专家、马铃薯产业首席专家、2022年“洋芋帝国”基地建设先进个人等。


33.潘妍简要事迹

潘妍,女,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80年11月,中共党员,教师,现任昭通市幼儿园教学副园长。

毕业后一直从事学前教育工作23年。从教多年来,潘妍爱岗敬业、执着专注、关爱幼儿、团结同事,在幼教岗位上默默奉献青春。多年以来,潘妍精进自我,把握机会,努力上进。2017年被云南省教育厅遴选为云南省“国培计划”名师工作坊坊主,成立了云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幼儿园潘妍名师工作坊,工作坊有来自全市的15名坊员,2020年11月潘妍带领工作坊坊员完成了市级课题《有效提升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成果已被各位坊员推广应用,帮扶到乡村幼儿园。潘妍先后获得昭通市“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先进教育科研(教研)工作者”“优秀中共党员”“云南省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在云南省幼儿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讲故事”比赛荣获二等奖、昭通市第五届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分别在云南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云南教育学前教育研究教学杂志、教研周刊和中国基础教育上发表,主持市级课题2个,其中《有效提升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实践研究》已结题,《幼儿园大班额分组教学组织与实施策略实践研究》已立项,参与研究市级课题5个、省级课题3个。在幼儿园承担的云南省园长任职资格培训项目和“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中,潘妍一直担任培训教学班主任工作,在每年省级园长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年度考核中,均被云南省教育厅考核为优秀。同时,潘妍担任了昭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一班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被昭通学院聘为2020年——2023年教育科学学院兼职教授,多次被昭通市教体局聘为优课评委、抽调担任幼儿园晋升等级初勘和复评工作。

曾获荣誉:

2003年被共青团昭通市委评为昭通市“优秀共青团员”;

2004年被昭通市直团工委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

2007年荣获共青团昭通市委授予的“优秀团干部”称号;   

2010年参加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云南省幼儿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讲故事”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1年在昭通市教育局昭通市第五届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1年撰写的论文《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有效渗透》在“云南省第七届(2011)教育教学论文研讨”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14年撰写的论文《浅谈家长应如何培养幼儿的坚强意志》在“教育前沿理论与实践”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14年撰写的教案《给你一个惊喜》荣获第四届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

2017年在市直教育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表彰活动中被昭通市教育局评为“优秀中共党员”;

2018年2月参加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网络研修被评为“优秀学员”;

2018年3月被昭通市教育局评为“先进教育科研(教研)工作者”;

2018年5月荣获“云南省巾帼标兵”称号;

2018年6月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优秀学员”;

2020年6月以第二作者参与撰写《桥的故事》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秀游戏活动案例”;

论文《开展园本教研助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荣获全国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

论文《特色教研组案例分析》在云南课程教材教研杂志社主办的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中获二等奖;                                   

2021年6月被昭通市环保志愿者协会评为“昭通市环保科普先进个人”;

2021年被昭通市教体局评为“先进教育科研工作者”;

2022年3月在昭通市妇联、市文明办组织的2022年度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被推选为昭通市“最美家庭”;

2022年5月被云南省妇女联合会、云南省文明办命名为2022年云南省最美家庭;

撰写的论文《关于幼儿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的探讨》经《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库》编辑部专家委员会评审,荣获一等奖。


34.白新桥简要事迹

白新桥,男,汉族,中专学历,生于1964年9月,现任云南乙元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他曾在孝感一家大型国营食品企业从事食品研发工作,已获得食品高级工程师职称。1987年至1996年十年间,在该企业担任新产品开发办主任兼生产技术科科长。在此期间,带领技术团队,成功开发了米酒保鲜技术,真正意义上突破了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米酒无法长期保鲜的技术难关,使孝感米酒很快风靡全国,并逐步推广到全国米酒行业,因此,于1992年荣获国际食品工艺创新金奖。目前,全国就米酒单品年营业额达40亿元以上。

于2019年初,又将该技术带到昭通,落地昭阳工业园区创新创业园。入园以来,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又独自研发米酿果冻小包装系列休闲食品、紫糯米混合发酵技术、青稞米发酵技术、米酿酸奶双蛋白发酵技术、无醇米酿脱醇技术等,均属全国行业首创。2019年至2022年,已成功申报并通过了2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个,实用型专利16个。


35.刘思宏简要事迹

刘思宏,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71年1月,现任巧家县水务局水保办主任。

曾扎根巧家水利一线30载,2013年被评为工程地质高级工程师,多次参加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地质灾害人才培训,入选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专家库、云南省水土保持省级专家。

1995年,刘思宏任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巧家预警站站长,提出的“一目标,两方向”工作思路,被长江委武汉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写入了预警系统管理规范。

他在乡镇举办“山地灾害知识培训班”,推动“群测群防”。在20世纪90年代成功预报了一批地质灾害。巧家预警站被誉为“长江上游预警系统的一面红旗”。

在组织白泥沟泥石流治理试验工程中,他带领同事们采用了截引、拦挡、固坡等综合措施,修建的引洪截流沟、拱型拦挡坝都成为当时全国之最,使几百年的害沟,变成一块“宝地”。

2010年的小河镇泥石流灾害,他冒险深入泥石流形成区详查,为抢险救灾和灾后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代表地方水利部门向国家防总工作组作专题汇报。在灾后治理中,他负责牵头并承担初设中的工程地质部分,设计通过省发改委审批并付诸实施。10年来,实现了河道安澜。

2014年,鲁甸“8.03”地震形成了红石岩堰塞湖,他被抽调进省水利厅组建的整治指挥部。先后参与破解620m高陡边坡治理、137m超深防渗墙施工2大世界性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中央提出的“除害兴利、变废为宝”的政治任务。

在承担白鹤滩电站巧家移民搬迁安置水利建设指挥部技术负责人期间,他带领同事们克服了前期工作漏洞大、工程分散、新冠疫情等不利影响,抢在移民安置房完工前实现通水,出色完成任务。

曾获荣誉:

2002年至2004年,被评为昭通市水土保持先进个人;

2005年,被评为长江水利委员会宜宾片区先进个人;

2018年、2019年、2020、2021年连续四年考核为优秀、记功。


36.夏绪银简要事迹

夏绪银,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69年4月,现就职于巧家县林业和草原局。

该同志于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根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着力从生理、生态和营林工程措施中系统地加以分析,找出限制性因素,提出较为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努力提高各项工程质量。在生产实践中,注重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与国内、省、市专家等交流,于2002年8月参加了国家人事部、国家林业局在青海举办的西部地区抗旱造林新技术高级研修班,通过专家、教授对国内外林业生态和产业建设趋势的分析、抗旱营理论技术探讨、生产应用的交流,并通过多方式学习,更系统地掌握营林基础理论、生态保护恢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提升业务技能,更好地为生态保护、恢复和产业发展服务。

从事林草工作的34年中,先后主持或参与了中龄林间伐抚育、长防工程、治沙示范工程、以工代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程、产业发展等。累计完成中龄林间伐抚育设计、施工管理0.76万亩;各类工程造林64.0万亩;以花椒、核桃为主的提质增效建设11万亩;充分利用种源,繁育巧家五针松苗木5000余株,就地和迁地保护栽培2个点103亩。为极小种群巧家五针松的保护和扩繁,减少偶然性因素导致该物种消亡的机率等作出了贡献。为推广生态建设和林业科技,编写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培训技术资料30余万字。作为技术主持或主讲80余场次,培训各类人员5500余人次。在巧家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产业建设及林草科技推广中作出了贡献。

曾获荣誉:

1992—1994年云南省长防林建设先进工作者;

1994年昭通地区林业工作先进工作者;

巧家县人民政府1997年度林业生产先进工作者;

巧家县人民政府“九五”期间林业工作先进工作者;

昭通市人民政府2001—2004年林业工作先进个人;

2021年7月授予昭通市第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花椒树整形修剪技能竞赛)技术能手。


37.陈之璋简要事迹

陈之璋,男,汉族,硕士学历,生于1995年11月,现任云南锂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

他来到锂宸后,认真学习工厂的材料体系,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实验全过程,以及生产、管理上的各种先进经验,结合自我研究的成果,发挥不怕苦 怕累的精神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在工厂技术体系建立初期,完成了技术文件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还编写了各种标识和操作手册。过程中需要自己和同事慢慢摸索,也需要整理各方面的先进经验,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详尽文档的编写。

参与国内外客户及审核人员的技术交流工作,活用自己的语言能力,提高各方面的交流沟通质量和交流效率,尽自己一份力帮助公司的技术交流工作,找到产品的需求,更好开展研发工作。

积极开展团建工作,与同事们深入交流,成为好朋友,营造工厂的和谐气氛。积极了解各部门需求,成为交流沟通的桥梁,更快更好地开展研发工作。举办的团建工作也能够帮助各位同事互相间发展出良好的关系,让各部门协同的工作能够项顺利开展。

在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工作之后,积极学习党的知识方针、路线政策,积极了解时事,为公司的更好发展做准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性格特点,在工作上尽心尽责,积极进取,在同事问主动沟通交流,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并且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尽力了解多方信息,为未来的工作更好地准备。


38.刘子坚简要事迹

刘子坚,男,汉族,博士研究生学历,生于1989年3月,现任云南云天墨睿科技有限公司任研发副总监,负责领导产品研发攻关等工作。

领衔研发,推动石墨烯产品发展。公司设立初期,由于是全新的行业,从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到产品定位都少有可借鉴的经验,刘子坚带领研发团队逐个步骤地打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功将云天墨睿公司的第一个产品石墨烯导热膜,从小试,中试,到量产,最终成功打入小米等国内知名厂商。

培养团队,建立优秀研发队伍。云天墨睿创立伊始,对于研发人才的需求很大,然而由于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外招成熟的研发人员难度较大,因此刘子坚及领导团队决定,自己来培养石墨烯产业研发创新人才,公司从操作员中选拔出几名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员工,由刘子坚同志带领,让几人几乎从零开始开展石墨烯产品的研发工作。经过大半年的悉心指导和培训,几名初入石墨烯门槛的研发新人,已经初步具备研发能力,可以不断推进研发工作的进行。

持续攻关,为企业注入研发创新基因。在石墨烯导热膜这款产品上,经过刘子坚同志和研发团队的努力,在两年时间内,其导热性能从最初的1200W/mk提升到了1700W/mk,居于同类产品性能领先地位,产品的厚度规格从最初的40μm,开发出了最厚可达毫米级别的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优化工艺,使得生产成本较最初等低了25—30%。更重要的是,在石墨烯导热膜之外,刘子坚也带领团队开发出基于石墨烯原材料的石墨烯均热版,石墨烯超导膜和石墨烯相变材料等更多产品。

曾获荣誉:

2022年被评为水富工业园区创新达人。


39.伍贤胜简要事迹

伍贤胜,男,汉族,专科学历,生于1975年9月,中共党员,热能工程师,云南省云天创新工作室技术负责人,现任云南天力煤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分管技术管理、环保管理、能源管理、质量管理。

曾担任海丰孤网运行项目技术负责人、参与海丰和锐电厂一、二期建设,担任天力煤化安全仪表系统项目、系统安全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天力生产系统提产增效优化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电石炉气综合利用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QC课题烟道灰用于煅烧石灰项目负责人,该课题获得天原集团QC成果一等奖、宜宾市QC小组活动和质量信得过班组成果发布一等奖、四川省优秀QC成果。此外,伍贤胜负责的项目海丰孤网运行项目获得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电石产业技术系统性研究与应用获天原集团2016-2020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孤网小水电直供电石生产的技术开发与实践获天原集团2016-2020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组织实施的电石锅垫锅料替代项目、电石行业烟气低成本治理技术研究为公司节约投资成本930万元,节约生产成本769万元/年。2022年获云南省总工会举办的创客大赛强国圆梦创新组三等奖。

曾获荣誉:

2010年获得宜宾市“09年度全市特种设备节能工作先进工人”表彰;

2015年获得天原集团“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表彰;

2017年获得天原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9年获得天原集团“金牌师徒”称号;

2020年获得天原集团QC成果一等奖、宜宾市QC小组活动和质量信得过班组成果发布一等奖、四川省优秀QC成果;

2021年获得天原集团“金牌师徒”称号;

2022年获得天原集团2016-2020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

2022年获得云南省总工会正式命名为云天创新工作室(担任技术负责人);

2022年获得云南省总工会创客大赛强国圆梦创新组三等奖(担任创始人)。


40.邓丽娟简要事迹

邓丽娟,女,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88年,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技术专家,应用数据及安全运维班班长,现任昭通供电局班长。

她曾荣获南方电网数字化先进个人,2022年数字电网(原创技术方向)人才,云南电网科技人才,昭通市能源专家,昭通供电局金牌班站所长。

“以守护网络安全为底线,以数字赋能电网发展为导向”,考取了国家软考《高级项目管理师》、《信息系统项目监理师》、CDGA、CISP等数字化权威证书。获南方电网技术改进贡献奖、云南电网科技进步奖3项、职工创新奖2项,优秀成果应用奖,优秀发明专利2项,电力行业协会优秀成果2项,昭通供电局优秀成果2项,带领部门获得公司数字化先进集体,带领班组获得公司四星级班组等30余项荣誉。

三年护网,编制“昭通供电局网络攻防演习迎战工作任务清单及举措清单”,制作变电站、办公大楼、供电所“社工”流程图,开展终端故障应急、勒索病毒应急处置、社工攻击防护应急演练,确保未发生网络安全事件。

建设的《物资动态可视化跟踪分析》数据应用,未按时签约、发货入库、支付等异常,大数据分析进行预警提醒,保障物质及时供给建设昭通电网。建设的《10kV线路风险分析并自动化发布预警》数据应用将难以量化的投诉风险量化输出,减少停电范围、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实现线路停电预警及管控的智能化决策,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国家战略背景下网络安全和数字化专业越来越重要,守护昭通电网的网络安全,做好能源供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昭通电网的各专业的数据分析决策能力,保障昭通电网稳定运行。每当想起华为被美国制裁事件就会激起决心:爱国新方式,创新促发展,奋斗正当时,吾辈当自强。

曾获荣誉:

2014年7月,文档管理系统V1.0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优秀发明专利三等奖;

2014年7月,营配信息集成平台系统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优秀发明专利三等奖;

2015年1月,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数字化宣传优秀个人;

2015年3月,绿色智能机房建设荣获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技术改进贡献三等奖;

2016年3月,荣获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CSGII推广优秀个人;

2016年7月,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湿膜加湿装置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实用新型专利三等奖;

2016年7月,PaaS层弹性计算技术研究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6年7月,跨广域网的云计算资源池网络支撑技术研究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6年7月,基于SOA的跨部门业务协同试点研究与应用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8年1月,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数字化宣传年度贡献奖;

2018年2月,《浅析数据挖掘在电网企业中的应用》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年度好论文;

2018年2月,荣获曲靖供电局2017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2019年12,荣获昭通供电局唯一1名女性技术专家;

2020年1月,荣获昭通供电局2019年QC小组活动成果三等奖;

2021年11月,《缩短电脑终端网络安全加固时间》荣获2020年云南省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交流推广活动结果二等奖;

2021年2月,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数据人才;

2021年2月,荣获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工作先进个人;

2021年6月,3个实用新型专利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三等奖;

2021年6月,支撑地市供电局自主校验的数据质量扫描工具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成果转化应用二等奖。

2021年6月,研制一种可测量配网导线长度的新型回线路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三等奖;

2021年10月,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人才。

2021年12月,荣获昭通供电局2021年QC小组活动成果二等奖;

2022年2月,带领团队荣获云南电网公司数字化先进集体;

2022年7月,电脑终端异常信息一键收集荣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三等奖;

2022年8月,荣获昭通供电局金牌班站所长;

2022年9月,荣获中国南方电网公司2022年数字电网(原创技术方向)人才);

2022年9月,荣获云南省电力行业协会QC小组活动一等奖;

2022年10月,作为唯一作者撰写的《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反窃电分析论文》荣获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2022年10月,作为第一负责人《基于数据中心建设总经理热线自动登记及敏感客户智能识别微应用》和《基于南网智瞰建设作业风险管控“体外循环”智能排查微应用》入选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精品应用建设;

2022年10月,主创的《基于数据中心的10kV线路风险分析并自动化发布预警微应用》作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17家供电单位唯一入选南网电网优秀大数据应用比赛。


41.吴剑锋简要事迹

吴剑锋,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80年6月,现任云南八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他曾经是一名软件工程师,2017年从上海回到家乡永善县,创立云南八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以初心深耕高原,用匠心铸就品牌,吴剑锋在产品生产中严格要求,在技术研发上精益求精。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他创立的企业已经成为一家集种植、深加工、销售及研发为一体的苦荞全产业链开发企业,还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型企业、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昭通市重点龙头企业。还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被推选为40家云南优秀自主品牌之一、代表云南参加了中国品牌博览会,并入驻云上品牌博览会长期展出与宣传。

他为了更好地发展高寒山区苦荞产业,建立了苦荞研发中心,亲自组织和参与公司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目前在苦荞种子培育、苦荞深加工技术、苦荞提取药物芦丁等项目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经申请相关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在苦荞产业的技术研发方面走到了全国前列、公司研发的苦荞芦丁牙膏、面膜、防晒霜等多个产品尚属国内首创、填补了行业空白,为高寒山区苦荞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吴剑锋还多次带领团队参加省市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奖项6个,他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开发项目荣获2020年云南省优秀创业创新项目称号。他个人也先后荣获第九届云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昭通市劳动模范、永善县“归雁兴永”人才、永善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曾获荣誉:

第三届赢在昭通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优胜奖;

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云南赛区总决赛第七名;

第四届“中国剑翼”创业创新大赛云南省优秀创业创新项目;

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昭通赛区第二名;

第九届云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

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总决赛优胜奖;

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总决赛优胜奖;

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全国赛入围奖;

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总决赛组织奖;

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云南赛区总决赛优胜奖;昭通市劳动模范;

永善县“归雁兴永”人才;

永善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42.阳漾简要事迹

阳漾,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84年7月,中共党员,现任中建五局云南公司总经理,昭通区域项目建设总指挥长。

从业15年来,他始终坚守建筑一线,着力以技术攻坚、成果创新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助推高品质履约技术提“速”,跑出履约“加速度”。

在云南昭通黑臭水治理项目建设中,阳漾带领小组成员围绕高压旋喷止水桩展开QC攻坚,秉承“向一次成优、拒绝返工要速度”的理念,主导的QC成果《提高调蓄池高压旋喷止水桩一次验收合格率》成功解决现场高压旋喷止水桩一次验收合格率低督导组点赞为绿水青山工程的典型示范。该项成果荣获全国市政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QC成果一等奖。

技术优“质”匠心铸造“好工程”。在昆明航空保税基地建设中,他主导的《提高箱型柱焊缝外观质量一次验收合收合格率》,实现箱型柱焊缝外观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由91.4%提高至 96.4%,为行业引领,并充分发挥央企示范引领作用,总结汇编成项目级《箱型柱加工制作作业指导书》,进行持续的改进和推广。《提高超大面积现浇混凝土钢筋桁架楼承板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课题,实现一次验收合格率由77.3%提高至93.6%。个人多项技术成果实现国家、省市级荣誉“大满贯”。以及在行业专刊《建筑与工程》发表有《浅析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论文,助力项目斩获10余项国家、省市级工程质量大奖 。技术赋“能”,创新推行“智建造”。在云南昭通凤凰广场项目建设中,紧跟国家“三化”融合要求,积极推广“新技术”运用,探索打造“智慧建造”新高地”,以BIM技术打破工程规模和难度大的难题。该项目全过程引入BIM技术,确保了过程精品的顺利实施。项目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阳漾主导的《基于正向设计的商业综合体EPC项目BIM技术应用》课题荣获2021年第四届“优路杯”全国VIM技术大赛铜奖。的问题,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被中央环保督导组点赞为绿水青山工程的典型示范。该项成果荣获全国市政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QC成果一等奖 。

技术优“质”匠心铸造“好工程”。在昆明航空保税基地建设中,他主导的《提高箱型柱焊缝外观质量一次验收合收合格率》,实现箱型柱焊缝外观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由91.4%提高至 96.4%,为行业引领,并充分发挥央企示范引领作用,总结汇编成项目级《箱型柱加工制作作业指导书》,进行持续的改进和推广。《提高超大面积现浇混凝土钢筋桁架楼承板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课题,实现一次验收合格率由77.3%提高至93.6%。个人多项技术成果实现国家、省市级荣誉“大满贯”。以及在行业专刊《建筑与工程》发表有《浅析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论文,助力项目斩获10余项国家、省市级工程质量大奖。

技术赋“能”创新推行“智建造”。在云南昭通凤凰广场项目建设中,紧跟国家“三化”融合要求,积极推广“新技术”运用,探索打造“智慧建造”新高地”,以BIM技术打破工程规模和难度大的难题。该项目全过程引入BIM技术,确保了过程精品的顺利实施。项目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阳漾主导的《基于正向设计的商业综合体EPC项目BIM技术应用》课题荣获2021年第四届“优路杯”全国VIM技术大赛铜奖。

曾获荣誉:

2016年度土木公司十佳青年;

2020年土木公司优秀中共党员;

2021年土木公司实干之星;

2021年度土木公司拓展先锋。


43.江艇简要事迹

江艇,男,汉族,大专学历,生于1980年7月,中共党员,现任云南能投威信煤炭有限公司观音山煤矿二井机运队机电班班长。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10年如一日,始终扎根奉献观音山煤矿机电事业一线,任劳任怨,为公司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担任机电班班长以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扎实的作风投入工作,坚决贯彻公司党委决策部署,创新创造性推动分管领域工作落地落实,成效明显、成绩突出。多年来,先后荣获“先进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2019年4月在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22年荣获云南省第十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井下电工竞赛第四名。

“生产现场是我最好的老师,我从这里发现了问题,也找到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江艇经常这样说,有时为研究处理机电上的技术难题,不管多晚,他都坚持奋战在井下第一现场,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随着矿上机电设备的升级和操作技能、管理水平的日益提升。作为电钳工的他,积极参加局、矿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努力从理论上充实自己,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曾获荣誉:

2012年工会积极分子;

2013年先进工作者;

2019年云南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第二届技能竞赛“维修电工”三等奖;

2022年云南省第十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井下电工竞赛第四名。


44.王福刚简要事迹

王福刚,男,汉族,大专学历,生于1984年10月,现任云南能投威信煤炭有限公司一井掘进队副队长。

2002年开始从事井下电钳工工作,从2018年开始,便与综掘机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他学历不高,但幸运的是他找到了自己的爱好。源于对综掘工作的热爱,王福刚对综掘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接触综掘机时,他与其他同事一样手足无措,为了尽快提高业务技术,他不断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没事就琢磨研究,并向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同志虚心求教,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综掘机维修和操作技术,了解其性能,学习构造原理与作业规程等专业知识。通过不断摸索,他对综掘机的性能特点和操作流程镌刻于心、铭记于脑,能够准确判断和处理综掘机故障,同时,也造就了他熟练的操作技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丰富的工作经历,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在日常的工作中,王福刚一直冲在工作第一线,遇到困难、问题从不退缩。真正的奉献是平凡不张扬,他从来没有说过豪言壮语,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着自己的青春诺言。在施工106底抽巷450—500米段时,面临着巷道断面大,坡度-20°,一路下坡掘进难的问题,继而又出现顶板淋水现象,造成综掘机退不动、迎头淤泥大量堆积等一系列难题。平时非常注重维护和保养综掘机的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发动一井综掘队全体干部职工,上到区队长、下到普通职工,出主意、想办法,集思广益,通过现场跟班操作摸索并不断总结施工经验后制定了符合现场实际的各项安全施工措施后严格在现场落实执行,最终将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出色发挥,在云南省2021年云南省第十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掘进机司机竞赛中荣获第一名,荣获“技术状元”称号。成长的过程伴随着艰辛与汗水,成绩的获得凝聚着努力与付出,荣誉背后承载着责任与担当。

曾获荣誉:

2016年获得芙蓉公司先进个人;

2021年度云南能投威信煤炭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2021年云南省第十八届掘进机司机技能大赛技术状元;

2021年云南省第十八届掘进机司机技能大赛“优秀选手”。


45.熊永忠简要事迹

熊永忠,男,苗族,初中学历,生于1961年10月,现任威信县更能芦笙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能永忠自幼喜欢芦笙,幼年时便向父亲和其姐夫学习芦笙吹奏。从16岁开始,他拜师学习苗族传统芦笙制作技艺,从艺40多年来,熊永忠制作的芦笙销往全国各地。为了拓宽苗族传统6管芦笙音域、丰富其表现力,熊永忠经过不断研究和大量实践,将原6管芦竿改进到8管,再到10管,14管,最多达16管,补齐芦笙高音,让其音域得到不断拓展和丰富,让古老的民族乐器更适应现代人的视听需求,吹奏出更动听的旋律。在外观上,熊永忠通过工艺改进,美化出更精美的带花色图案。

随着芦笙音质音效的突破性改进,再加之外观精美,熊永忠   制作的芦笙深受广大芦笙爱好者的喜爱,远销省内外,并被有关   单位、商家用于购区挂展,开辟了威信民族器乐市场的广阔前景。痴情一生,演绎云岭芦笙恋歌,熊永忠的守望最终迎来累累硕果。2002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民间高级工艺师;2017年7月,

获“云南省首席技师”称号;2019年11月,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曾获荣誉:

2017年7月获得“云南首席技师”称号;

2019年3月云南省“万人计划”入选首席技师专项,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46.王迅简要事迹

王迅,男,中专学历,生于1974年7月,现任昭通亮风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他在企业运营管理、项目管理、战略规划等领域能力突出,拥有20余年B2B、B2G模式相关实操经验,是中国首批增强现实专业公司亮风台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在战略投资方面眼光独到,能够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做出顺应时代发展的战略选择。王迅在10年前就已经看到AR行业的巨大前景,在上海积极创业并获得成功。在获得成就的同时,王迅也始终怀有家乡情怀,希望能利用积累下的资源为昭通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019年8月,在昭通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王迅参与组建了昭通亮风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并担任总经理一职。任职期间,王迅充分展示了优秀的企业经营能力,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疫情期间免费为昭阳区开发疫情防控隔离指挥管理平台、口罩发放小程序、员工返岗登记系统等软件。在王迅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大力推进昭通各领域重点项目落地31个,签订项目销售合同26份,充分地参与到昭通的交通、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数字化建设中,助力昭通沉淀数字资产,培育本地大数据产业生态,积极推进“数字昭通”和“新基建”的建设。

在带领团队自研产品的同时,王迅还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积累,带头撰写专利和软著,并构建相应的激励制度体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的撰写工作。在王迅的带领下,截至目前,公司共申请90多件知识产权,王迅本人获得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王迅的创业方向和从业领域紧紧贴合昭通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方向。企业成立3年来,运营稳定,发展潜力巨大,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截至目前,昭通亮风台公司荣获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19项省级、市级荣誉。王迅本人也因为出色的企业经营能力、战略规划能力、人才培养及项目管理能力,带领亮风台公司快速发展,助力昭通的数字化建设。

曾获荣誉:

2022年获得云南省职工创新成果展一等奖;

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47.王波简要事迹

王波,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94年5月,中共党员,现任云南云铝海鑫铝业有限公司副工区长。

自2017年工作至今,一直从事铝电解生产技术管理并兼职团委工作,先后荣获云铝海鑫第一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第一名、中铝股份优秀员工、昭通市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铝电解工“技术能手”、中铝集团专项劳动竞赛“青年岗位能手”、云南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铝电解“铜奖”。

先后参与完成曲靖云铝淯鑫240KA电解槽焙烧启动和昭通云铝海鑫70万吨电解铝项目的投产及电解槽后期生产管控工作。参与二期投产,取得了“用时55天完成350台电解槽通电,每天平均通电焙烧6.36台”的成绩,创造了“一天通电7台、启动12台”的行业纪录,圆满实现“零事故、零渗漏、零脱极”的“三零”投产目标,70万吨水电铝全面建成投产。参与投产完成的项目2022年预计年生产绿色铝58.09万吨,实现年营业收入100亿元,就近消纳当地水电75.16亿度,直接或间接带动3000余人就业,带动每年300万吨的物流运输,为促进昭通工业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出积极贡献。参与了“降低阳极效应系数”、“合理高效使用高位残极”及“铝液综合交流电耗≤13350KWh/t.Al”的QC项目研究,负责难题攻关及数据统计分析,获公司二等奖和优秀奖。

积极开展传帮带,共带出技师、高级工和中级工共计80余名,组织技术技能培训90余次,涉及人员1500余人,为公司和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人员保障。

通过创新收边操作及物料除铁方法,使铝液质量合格率上升了40.58%,每月多产出品质较好铝液10722吨,每月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

王波在工作中总是冲在最前面,苦活累活抢着干,思想态度端正,做人做事清白自律,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都为身边的同事树立了良好榜样。

曾获荣誉:

2018年8月在云南云铝海鑫铝业有限公司第一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中获“第一名”;

2019年11月获得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优秀员工”称号;

2019年11月获得昭通市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铝电解工“技术能手”称号;

2020年4月获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专项劳动竞赛“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2022年云南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铝电解项目中获“铜奖”。


48. 刘作芳简要事迹

刘作芳,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67年1月,中共党员,党校正高级讲师,现任盐津县委党校副校长。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省作协会员,市“鲲鹏计划”人选、市“哲学社会科学智库人才入库专家”,市优秀中共党员,县名家工作室领衔人。有散文集《守望乡土》和学术著作《从实求知录》公开出版,主编出版乡土文化读本《记忆牛寨》和乡镇志《牛寨乡志》等。率队完成云南省社会智库课题两个:《盐津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模式研究》,《基于精准扶贫视野下的盐津县精准脱贫实践》。完成《昭通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等专题。

7篇学术成果刊发于《党政干部学刊》《创造》《祖国》《延边党校学报》等公开学术刊物,在《云南通讯》《云南农村经济》《红河探索》《彝州论坛》《昭通党史党建》《昭通社会科学》等刊物及人民网等刊发学术论文70余篇,共计40余万字。收入《云南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党建创新在云南》《云南智库.2016》等公开选本。

文学作品见于《人民日报》《散文选刊》《诗潮》《边疆文学》《辽河》《滇池》《火花》等公开刊物。发表(或公开出版)文学作品70多万字。入选《最优美的田园散文》《2019云南文学年度选本》《昭通文学精品集》《昭通作家作品选》等。

学术成果获省社科学术年会二等奖,全省党校系统科研成果三等奖,省社会主义学院征文二等奖,市社科学术年会二等奖,市纪念扎西会议78周年三等奖,市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三等奖等。文学作品或文学著作获全国吴伯萧散文奖,《散文选刊》全国散文奖,全国林菲散文最佳散文集奖等。摄影作品获市庆祝建党90周年摄影奖,省旅游摄影奖,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奖。

经常担任县委县政府高质量文稿撰写工作。做实传帮带,10余年间,单位教师在各类媒体发表社科文稿470余篇,县域内作家、作者在各级刊物发文80万字以上,发诗歌500首以上。

曾获荣誉:

学术成果获云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二等奖;

全省党校系统第十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征文赛二等奖;

市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二等奖;

市“纪念扎西会议78周年”学术征文三等奖;

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文章征文三等奖;

文学作品或文学著作获全国吴伯萧散文奖;

《散文选刊》获全国散文奖,全国林菲散文最佳散文集奖等;

摄影作品获市庆祝建党90周年摄影奖,省旅游摄影奖,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奖。


49.范春潮简要事迹

范春潮,男,汉族,本科学历,生于1975年11月,中共党员,现任威信中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任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委员、中国发明协会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分会会长,国家教育部首批入选“全国万各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云南省云岭技能大师、春辉文化产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中氢能源董事长、昆明高新区“全彩3D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全彩3D打印第一发明人、CCTV4央视草根发明家。发明领域:全彩3D高端制造、新型能源科学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8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欧盟CE认证,多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及国际发明铜奖金奖等,荣获第十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特别在全彩3D打印领域突破世界难,核心技术世界领先国内第一;能源上突破激光分离水分子制氢空气燃烧颠覆性技术。2019年6月随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俄罗斯。2021年10月,再次当选为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委员,中国发明协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分会会长。

自2022年返回老家威信县,成立威信中氢能源有限公司以来,与威信县委、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致力从源头改变赤水河流域环境及大气污染的现状,推出新能源“无碳排放燃烧技术”,让燃烧煤、天然气、石油等成为历史。

实用科学家范春潮“无碳排放技术”,通过实验数据对比,不但解决了环境污染及排放的问题,更可为老百姓省时省力,每年节省上千元的燃料费。它具备“安全无害、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的三大优势。无碳排放。因为它的产物主要就是水。安全、环保。因为“燃料水”没有特定装置不会被点燃,更是无毒无害产品,甚至可以“喝”,不污染环境。经济实用。从目前实验的数据看,比煤炭燃料费低三分之一以上,比生物燃料费低二分之一左右,比电及煤气等也要省钱。但随着我们科学的研究,“燃料水”的单价还有降低的空间。

为了农民烤烟能省燃料费,范春潮废寝忘食的做研发,不但忘了吃饭、甚至于连妻子的电话都没有接,在扎岭高山上一凳就是几个星期。面对又黑又瘦的科学家,大家都很心疼,盼望他早日成功。功夫不负苦心人,2022年8月18日,实验完全成功。明年,范春潮团队将与中国烟草一道,谱写烟叶烘焙清洁能源节能新的诗篇。

 曾获荣誉:

2012年9月全彩3D获中国国际产品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金奖。

2014年9月3D万能彩色机获中国高新科技最佳发明奖。

2016年11月全彩3D技术获中国发明协会金奖。

2017年10月入选全国万名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2018年1月被认定为第一届云岭技能大师。

2018年6月确定为昭通市委联系专家。

2021年11月《空气燃烧装置》获云南总工会创新成果展二等奖。


来      源:云南昭通市总工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三百六十行劳务网  三百六十行工匠网  三百六十行经理人网
Copyright 2017 杭州钨锋数谷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service400@360laowu.com 微信号:cn360hr
浙ICP备1704256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1650号